軟件測試基礎丨測試工程師之間要善于發現閃光點——測試理念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2-12-07 17:09:23 / 個人分類:軟件測試
測試理念有多種,有一些理念,深藏于我的心中, 而這些理念,您或許偶爾想到,卻沒有說出,或許您感受到了,卻因為工作生活的忙碌,沒有將其背后的含義想具體, 在此我非常愿意和大家進行分享這些理念。進入》 軟件測試社群學習交流 加我VX:atstudy-js 回復“測試”,進入 自動化測試學習交流群~~
第一篇:測試工程師之間要善于發現閃光點
事實上,測試的過程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是在一個測試團體中進行測試的,就算只有一個測試工程師,那個測試工程師也可以作為一個測試部門的一份子,他(她)具有一切測試部門所必備的特性。
對于軟件,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機器,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但是對于其他測試工程師,我們需要認清他(她),是一個人,一個地地道道的人,而不是機器。
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我們之間的相互扶持,測試人員之間的相互扶持和鼓勵是及其重要的。
是人就會有情感,他(她)之所以會在測試部門進行測試,那是因為愛測試,這份愛,支持著他(她)對于軟件,對于測試部門,對于開發部門的一切活動的關注,那份堅持和執著,是需要每一個人的理解和支持的。
愛的付出需要有回報,測試工程師之間發現彼此的閃光點,是每一個測試工程師的首要職責。
互相討論
測試人員之間的話應該是最多的,討論bug的看法,討論需求的理解,討論測試用例的寫法,討論測試的形式,討論測試的進度任務安排。我們互相之間會形成正確的認識,形成測試的互補。
每天的討論開始于每天早上的早會,早會是將大家準備做的任務陳述一下,時間是十分鐘左右。確認任務都分配完整。同時也說明一下昨天測試遇到的困難,看是否有什么方法進行解決。而接下來的討論,則在于對于在測試過程中的一些討論。
這種討論的價值是很大的,除了要注重討論之外,也要注重時刻鼓勵對方,比如說:"你這次做的真的很不錯!","非常感謝,我理解了。"
犯錯的定義
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首先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會犯錯的,這種原諒他們所犯的錯的心態,是極其珍貴的。如果測試工程師少發現一個bug,是很正常的;如果測試工程師說錯一句話也是很正常的,快速理解和糾正,會帶來很多的好處,這種好處就在于,這種快速的理解和糾正,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改善軟件的質量,同時也不會使得其他測試工程師喪失信心,有助于他(她)日后的測試熱情保持高漲。
其次,這有助于對于犯錯的特點一清二楚。一個測試工程師容易犯的錯誤,往往是,其他測試工程師也很容易犯,避免其他測試工程師犯同類錯誤,對于測試團體的集體質量提升帶來很大的益處,大家能一起共同成長。
欣賞有價值的成果
如果一個測試工程師分享他(她)的測試經驗,其他測試工程師應該以一種欣賞的態度去面對,而不是運用一種非常嫉妒的方式去面對,那么就能大大提高測試團隊的信心。
不僅僅是在其他測試工程師主動分享的時候,值得欣賞,在平時的工作中,互相的交流,測試用例的互相學習,都可以作為欣賞。偶爾的說錯一句話,寫錯一句話,全部忽略不計,只有呈現的最終大家都滿意的測試文檔,才值得學習和欣賞。
測試工程師之間的關系就如同食物鏈一般,任何一個人的缺失,事實上是缺失了一個食物鏈的一環,再招聘進來一個測試工程師,必定是不同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才可以重新構建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并不是說新來的一個測試工程師不熟悉這個軟件,而是,每個人的測試風格不同,使得其他測試工程師依賴于某個測試工程師的風格,而早已形成了某種互補的形式,一旦要尋求一個相似的測試工程師,那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而這個適應期不會很長,因為只要大家互相理解和包容,就會很快的成為一體。當一個完整的食物鏈構建好之后,通過測試人員的分工合作,就可以將任務完成到極致和最佳狀態。
第二篇:測試分工要隨機分配
在某些單位,每一個測試工程師負責一個模塊,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可取,因為這樣,這個模塊的形式往往會只在某個人的掌握之中,軟件的優劣程度,就會產生一個定勢,而當這個測試工程師離職之后,再次找一個人替代他(她),就又需要從零開始。
這段時間將會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當這個測試工程師有事請假的時候,其他的測試工程師不能很好的代替他。
而當這個專屬的測試工程師在工作的時候,他(她)仿佛在說,“我是不可替代的”,這種氣勢會有壓倒一切的感覺,也會給研發部門帶來負能量。
當這個測試工程師正在測試的時候,他的信息是封閉的,他很難感知到其他測試工程師的氣息,他們的動態,他們的思維,而他的想法也無法傳達給別人。在封閉的情況之下進行測試,然后還用著“我是不可替代的”氣勢,仿佛在讓別人在懼怕他(她)。
而于此相反的測試組仿佛在說,我們是溫暖團結,聯系緊密的一組測試團隊,高矮胖瘦都會有,我們會給軟件帶來全面準確的分析和測試。
假如一個單位有3個項目需要測試,有2個測試工程師,可以采取這個方法,對于每次的新版本,這兩個測試工程師輪流負責,項目1的a版本,給測試1,項目1的b版本,給測試2;項目2的a版本,給測試2,項目2的b版本,給測試1;項目3的a版本,給測試2,項目3的b版本,給測試1,以此類推.
測試用例采用每個測試工程師各自寫各自的測試用例的方式來進行,對于某些必要測試用例,也就是說每次的版本都執行的測試用例,可以放置在同一的地方,方便大家更新和補充。
測試的過程中,每個測試人員需要首先,互相溝通,然后在沒有結果的情況下,再去問開發,這樣不但增進了測試人員之間的友情互動,而且還能盡可能少的麻煩開發,而開發對于測試的詢問也應該及時響應。
第三篇:軟件測試要有真實性和準確性,富于情感
在描寫測試用例的時候,盡可能全面而細致,尋找最為恰當的語言來描述測試用例,測試完畢之后,寫上測試總結和體會,同樣也用最為細膩的語言寫出來,讓人仿佛能身臨其境。同時,也方便進行回顧和分析,這對于日后改善軟件的質量是很有幫助的。
軟件測試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對于同一個軟件,今天測試的體會和明天測試的體會都會有不同,如果都能寫上,那必定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許一年后,翻看以前之前我們寫的測試報告,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進步,會發現自己對于軟件的了解更加的深入了,發現自己的測試范圍擴大了,眼界更廣了。 對于剛開始測試某個軟件的測試工程師,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對于軟件的理解和認識。將它們寫進測試用例,寫進測試報告。平時,可以看一些簡.奧斯丁的書,因為這位偉大的作家寫的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描寫細膩準確,刻畫心里活動細致入微。很適合用作測試用例以及測試報告的寫作。我認為我寫的測試用例和測試報告還并不完美,用詞還需更恰當,測試技法還需更豐富。而我的追求,就是能在日后寫的越來越接近完美,我認為,測試用例和測試報告,應該力求達到,語句通順自然,帶有文學氣息,細致入微,感情豐富細膩,讓人能閱讀了之后能感知到這個軟件給人帶來的最真實的體驗。
這種真實體現在,對于測試用例的執行結果的真實準確,和對于測試分析的真實準確,如果說測試分析的真實準確需要文學的刻畫,那么測試測試用例的執行結果的真實準確,是需要擁有耐心和細心的態度,將每個結果標注 pass 或者 fail。不能有隨意性,不能有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標注的隨意性。除了 pass 以及 fail,還可以有其他狀態,用于特殊情況的標注,在 pass 和 fail 邊上,最好能標注上原因和體會。
除此之外,這種真實性還體現在,測試工程師之間彼此溝通的真實性,及時性;和開發之間溝通的真實性,及時性,有任何信號都可以和開發進行溝通,不必拖拉。
我比較贊成自己執行自己的測試用例,因為對于自己的測試用例,自己是最為熟悉的。而且,由于自己對于軟件有過一定的認識,才寫出了測試用例,因此自己的執行效率是最高的。
執行別人的測試用例之前我也總是需要花費時間去研究一下軟件,事實證明,一個對于軟件有更加深入了解的測試工程師,在執行測試用例的時候,體會才是更為深刻的。而這種花時間研究軟件的過程,會被某些同行認為你在浪費時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況出現,我想應該責怪的是他們而不是你,因為他們不了解你,他們也不了解測試。
當這個測試組的成員還和我完全不熟悉的時候,又或許當我遇到一個隨意編寫測試用例的同事,會讓我在執行測試用例的時候,有一種屈辱感。
但是由于善良的本質,會讓我出于善心和責任心,加班再晚,都將測試用例一一執行完畢,并在邊上標注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我知道為此我傾注了許多情感!
但是當我和別的同事之間產生的深厚的友誼,并且大家彼此之間都非常熟悉這個軟件的時候,我想我執行別的同事的測試用例,就是另外一種感覺了。溫暖,甜蜜,幸福,思維的碰撞,熱情的燃燒都會接踵而來。
測試工作會占據我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之余如果能再學習一些統計學的知識,一些數學知識,將對于軟件測試帶來更多益處。您是否認為用以上這種測試方法,就能感受到測試組的同事們對測試的那份執著,是否也感受到一股正能量呢?
添加微信:atstudy-js 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備注“博客”邀請你進入Python自動化測試學習交流群~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