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測試流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1-20 16:01:35
以下是這段時間
測試手機
app的流程總結。
從需求階段開始介入。參加軟件功能設計,在軟件編碼之前,在仍有可能大的設計變更的時候,積極參加軟件的計劃階段,這會幫助我們了解正被考慮的折衷和權衡從而了解客戶需要的產品的雛形。在此階段內,可以進行測試用例的設計,因為在設計測試用例過程中,更加容易掌握整個應用的流程功能,并且還能將設計圖上模糊或不合理的糾出來,從而進一步明確需求。
界面搭建階段開始展開測試。由于移動平臺的廠商,機型較多。同一個界面在不同屏幕的手機有不同的表現。尤其是android系統低分辨率的手機容易出現圖標按鈕的拉升、畸形的現象。所以在功能邏輯測試前 盡量進行一次UI測試,以減少開發風險;胃采w測試應盡可能覆蓋不同的操作系統及流行的廠商的機型。如android版本應該盡可能覆蓋android 2.0以上的操作系統,samsung,htc,sony,LG,華為,中興,小米,魅族等品牌機子,800*480,1280*720,1920*1080, 480*320等不同屏幕大小的手機。ios版本則要覆蓋ios5.0以上的操作系統,iphone4, iphone4s,iphone5, iphone5s,ipod4, ipod5 ,ipad2,ipad mini 等。界面測試參照流程圖即可,因為在這一階段,不涉及數據的輸入,關注的是界面的顯示及頁面的跳轉。
功能測試中最常用的測試方法莫過于回歸測試了。開發人員在完成某一功能模塊的編碼工作后,就交互給測試人員進行測試。測試人員根據測試用例進行測試,在完成一輪測試后,將測試過程發現的bug提交到項目管理工具上,如jira,redmine,bugzilla, testdirecor等。并根據每個bug的影響嚴重程度劃分優先級。將其assign給相應的開發人員。開發人員根據bug的優先級進行修改。修復完成后,測試人員進行第二輪測試,也就是回歸測試;貧w測試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驗證bug是否修改好,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檢查開發人員在修復bug過程中有沒有引入新的問題。
功能測試側重于一個模塊的測試。在進行完各個模塊的功能測試后,接下來就應該進行系統測試。集成測試展開的目的是為了檢查模塊在整合之后會不會造成某些功能不可用或數據傳遞接收是否正常。
系統測試完成后,應該再進行一次機型覆蓋測試。與前面的界面機型覆蓋測試不同,這一輪的機型覆蓋測試關注的是邏輯功能層面。因為有些邏輯代碼在某些系統是不工作的。在我的測試經驗中,就遇到不少類似的例子。比如某個方法在ios6以上的機子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是ios5的機子則不能正常工作。
系統測試結束后進行最后一輪的驗收測試。此輪測試根據驗收文檔的驗收點,一一進行驗證。以保證交到客戶手中的版本缺陷是最小的。
收藏
舉報
TAG:
APP
測試
app